识别感染类疾病诊断的新三大神器-CRP、SAA、PCT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7-10 15:36 识别感染类疾病诊断的新三大神器-CRP、SAA、PCT 检验科 王延峰 20世纪,国内治疗感染基本依赖抗生素,无依据的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的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而且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21世纪,精准医疗、循证医学向检验科学提出了如何通过非特异性指标,辅助临床精准诊治感染的挑战,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等新老标志物相继登上舞台。笔者阅读收集整理了目前已经得到和即将得到广泛应用的感染类特定蛋白标志物:CRP、SAA、PCT的资料,与各位分享。 C-反应蛋白(CRP) 临床意义: 1、CRP的检测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2、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临床上一般<10mg/L为正常,连续结果的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3、CRP的影响因素: 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不良习惯、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续时间和感染类型、特别是对怀孕期妇女等因素,CRP的基线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应当结合临床的同时能够参考更敏感的指标综合判断。 检验要求: 多种样本类型: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样本周转时间:TAT时间很短,常见要求为小于30min。 样本量的特点:通常和血常规分析同时开展。 检测方法推荐:可支持静脉全血、末梢血,批量,自动检测的全自动设备。 误区释疑: CRP根据临床意义的不同分为超敏CRP (hsCRP)和常规CRP。hsCRP检测和常规CRP检测均是测定相同的C反应蛋白,其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由于检测方法的下限(分析灵敏度)不同,才分为hsCRP检测和常规CRP检测。检测名称的不同误导一些用户认为这是两种物质。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相继采用的免疫增强比浊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全程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检测方法开始成为主流产品。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临床意义: 1、感染性疾病中与CRP的比较如下: 2、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冠心病风险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动态观察、移植排斥反应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改善观察方面。临床上一般SAA浓度<10mg/L为正常,与CRP参考范围一致。 3、“循证医学”:SAA作为病毒感染非特异性指标在和CRP联合检测的应用 SAA、CRP的组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又多了一份依据,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映的临床增值意义: 3.1、SAA指标比CRP在早期感染中更为灵敏,升高更早,恢复时下降更快,幅度更大。在感染早期、微弱的炎症刺激SAA较CRP更灵敏可提供更好鉴别。 3.2、两者同时检测可对早期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数据。特别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别方面有着比单项做更大的意义。 3.3、SAA和hs-CRP浓度的升高对预测健康人群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可能呈正相关,两个指标全部升高对预测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意义更大。 4、临床常见的组合方式: 检验要求: 多种样本类型:因和CRP的联合应用更具备临床价值,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样本量的特点:通常与CRP同时开展。 检测方法推荐:可支持静脉全血、末梢血,批量,自动检测的全自动设备。 项目潜力: 因SAA检测在婴幼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蒋主任在学术论坛中提出“新三大常规检测”概念,即为:WBC+CRP+SAA。 SAA项目在某些专项疾病中的相关性研究,也是学术研究的富矿。 降钙素原(PCT) 应用: 1. 广泛应用于败血症的诊断和预后、新生儿与儿童败血症的诊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重度烧伤与创伤脓毒症的检测、抗生素的使用管理等方面。 2、 PCT在呼吸道感染和CAP中指导抗生素应用: |